關于輕式門剛結構的一些問題答疑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47、搖擺柱長細比不滿足對結構有什么影響?
答:搖擺柱本身就是對結構的剛度帶來負影響的。也就是說它是具有負剛度的。它需要體系提供給它剛度,以保證它的穩定。盡量讓搖擺柱滿足自身的穩定,必要時可利用墻面隅撐等其它手段提高搖擺柱穩定,如果搖擺柱自身的穩定不滿足,對體系來說負擔更重。
48、檁條間距一般為多少?
答:門剛規范技術規程條文說明6.3.7中說明檁條距離一般最大不的大于1.5m。
49、耦合是什么意思?
答:俗點說: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響。最容易理解這個概念的實例就是求解多自由度的動力平衡方程,特別是振型分解法中的解耦這一步。
50、有樓層的工程,設計邊跨時,在抗風柱處的柱子需要轉90度嗎?
答:下柱是不需要轉的,上柱按照抗風柱來計算,如果你選的截面按弱軸方向計算抗風也足夠了,那就不需要轉。上柱轉過來截面可以相對用小一點,但是上下柱節點的處理就比較麻煩。看具體情況權衡。
51、柱腳必須設置抗剪件?
答:(門式鋼結構房屋CECS102:2002),里有柱腳按摩擦系計算后,如不滿足抗剪要求宜設抗剪鍵,摩擦系數按0.4考慮,計算公式為 ≥0.4N(需設置);Q≤0.4N(不需設置),還有一個重要條件,二次澆筑要密實,且混凝土要加膨脹劑
52、網架支座的彈簧剛度如何取值?
答:彈簧剛度的取值在0~無窮大之間。也就是說,有可能是完全沒有約束,也有可能就是個理想的支座。當然剛度的準確取值就非常重要了。直接影響結構的安全與經濟。一個具體的例子是,鉸接于兩排混凝土柱頂的柱面網殼,當混凝土柱短粗時,或有連梁/拉桿時,網殼更多的表現拱的特性。當和網殼剛度相比柱子比較纖弱時,網殼可能表現出曲梁的特性。比較可靠的方法是整體建模,將網架與下部結構一起分析。一般對于點支承的網架,下部結構(一般是砼柱)彈簧剛度可按懸臂柱計算,試算時可適當的將砼柱斷面減小(剛度小),或加大荷載,這樣用鋼量會稍大。若實際砼柱斷面大于等于試算斷面,網架偏于安全,反之網架偏于不安全
53、鋼屋蓋廠房砼柱的柱頂水平位移需要控制嗎?
答:結構體系如果是框架結構的話就必須滿足1/550的位移要求,這是很重要的。
54、吊車梁的加勁肋為什么和下翼緣空了50MM左右 為什么不象普通梁那樣和上下翼緣頂緊施焊?
答:焊接會破壞鋼材的延性,降低疲勞強度,防止吊車梁疲勞破壞。吊車梁是下翼緣受拉,而且承受吊車動力荷載,一般不允許其它構件與下翼緣焊接。腹板加勁肋只加勁腹板和上翼緣(受壓翼緣),與下翼緣焊接的意義也不大。吊車梁一般是承受動荷載的,而且是承受反復荷載的影響,容易產生疲勞,橫向加勁肋在下翼緣處斷開不焊,是為了避免焊縫因疲勞而產生裂縫,降低承載能力.另外避免加勁肋的焊縫與翼緣焊縫相交出現應力集中在<鋼結構設計規范>中條紋說明里有詳細的解說,其規定中間橫向加勁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緣50~100mm處斷開,與其腹板的連接焊縫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主要還是考慮了吊車梁的受力特性.吊車梁的疲勞破壞一般是從受拉區開裂開始.腹板的連接焊縫在肋下端采用饒角焊或圍焊或回焊等其他方式可減少由于焊接在腹板上引起疲勞裂紋.規定中間橫向加勁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緣50~100mm處斷開,主要也是考慮吊車梁的疲勞破壞避免過多的焊縫相交產生應力集中,在下翼緣與腹板的連接處,加勁肋還要切角.
. 比較準確。可減少由于焊接在腹板上引起疲勞裂紋。主要也是考慮吊車梁的疲勞破壞。

55、通常腹板在受壓時會發生失穩可以理解,在剪力作用下為什么失穩?
答:雖然剪力在剛構件中不屬于主要應力,但H型鋼屬于薄壁型鋼,由于腹板較為薄弱,因此在薄弱地帶也有可能發生”失穩“現象,準確的說是局部失穩問題,局部達到屈服。取單元體進行研究,若只受剪應力,則主拉應力、主壓應力與水平方向成45°角,正是這個主壓應力使得腹板被”壓“失穩。一句話,失穩總是由于受壓引起的。
56、吊車梁所承受的荷載?
答:吊車在吊車梁上運動產生三個方向的動力荷載:豎向荷載、橫向水平荷載和沿吊車梁縱向的水平荷載。縱向水平荷載是指吊車剎車力,其沿軌道方向由吊車梁傳給柱間支撐,計算吊車梁截面時不予考慮。橫向水平荷載應等分于橋架的兩端,分別由軌道上的車輪平均傳至軌道,其方向與軌道垂直,并考慮正反兩個方向的剎車情況。對于懸掛吊車的水平荷載應由支撐系統承受,可不計算。手動吊車及電動葫蘆可不考慮水平荷載。計算重級工作制吊車梁及其制動結構的強度、穩定性以及連接(吊車梁、制動結構、柱相互間的連接)的強度時,由于軌道不可能絕對平行、軌道磨損及大車運行時本身可能傾斜等原因,在軌道上產生卡軌力,因此鋼結構設計規范規定應考慮吊車擺動引起的橫向水平力,此水平力不與小車橫行引起的水平荷載同時考慮。吊車梁應該能夠承受吊車在使用中產生的荷載。豎向荷載在吊車梁垂直方向產生彎矩和剪力,水平荷載在吊車梁上翼緣平面產生水平方向的彎矩和剪力。吊車梁一般設計成簡支梁,設計成連續梁固然可節省材料,但連續梁對支座沉降比較敏感,因此對基礎要求較高。
57、疲勞破損時,講到疲勞斷面時,“當構件應力較小時,擴展區所占的范圍較大,而當構件應力很大時,擴展區就較小。”怎樣理解,為什么應力大的時候反而擴展區會小呢?
答:對于同一個構件,疲勞裂紋擴展區越大,則斷裂區越小;反之,則斷裂區越大。金屬的疲勞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疲勞裂紋形成,疲勞裂紋擴展和疲勞斷裂。疲勞裂紋形成時,構件不會發生斷裂,因為構件還有“剩余面積”可以承受作用力,隨著裂紋的擴展,剩余面積越來越小,所能承受的力也越來越小,直到不能承受外力時,出現斷裂,此時的剩余面積就是斷裂區。因此,循環應力越小,斷裂時的剩余面積也就越小,即斷裂區越小;反之,則越大。
58、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規范上有一條是對于大震作用下層間側移延性比的規定,什么是結構層間側移延性比?
答:層間側移延性比是指結構層間最大側移與其彈性側移之比,其值不得超過以下限值:1、全鋼結構:框架體系 3.5 ,框架偏心支撐 3.0,框架中心支撐 2.5;2、鋼骨結構:型鋼―混凝土框架 2.5,鋼―混凝土混合 2.0。中藥材價格網www.qiongma.net投資小項目www.ej43.com在家兼職賺錢www.choukan.com
59、何為鋼結構的延性?
答:結構、構件或截面的延性是指從屈服開始至達到最大承載力或達到以后而承載力還沒有顯著下降期間的變形能力,也就是說,延性是反映結構、構件或截面的后期變形能力。延性差的結構、構件或截面,其后期變形能力小,在達到其最大承載力后會突然發生脆性破壞,這是要避免的。因此,在工程結構設計中,不僅要滿足承載力要求,還要滿足一定的延性要求,其目的在于:(1)有利于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滿足抗震設計方面的要求。對于有抗震設防的結構,抗震性能主要取決于結構所能吸收的地震能量,它等于結構承載力和變形能力的乘積,就是說,結構的耐震能力是由承載力和變形能力兩者共同決定的。因此,在抗震設計中,應考慮和利用結構的變形能力(延性)以及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2)防止脆性破壞。(3)在超靜定結構中,能更好的適應地基不均勻沉降以及溫度變化等特殊情況。(4)使超靜定結構能夠充分的進行內力重分布,便于施工,節約鋼材。
60、 1、工字型截面梁在豎向力作用下產生彎矩,彎矩作用下梁上(中和軸以外)任一點會產生水平剪力,水平剪力會產生剪應力τ1。2、工字型截面梁在豎向力作用下,梁腹板會產生豎向剪應力τ2 ;問1、梁腹板任一點的剪力是τ1與τ2的矢量和嗎?2、為什么在一般計算剪應力的時候只按豎向剪應力τ2來驗算抗剪強度?
答:腹扳就是僅有 τ2。τ1是翼緣水平剪應力。工字形的梁腹扳是主要承受剪力的部位。而且,也只有τ2存在于腹扳之中。中和軸以外產的扭矩而形成的剪力,是要驗算抗扭的。對于雙軸對稱截面,按剪力流理論,截面任一出的剪應力為 τ=VS/It,翼緣中剪應力的合力互相抵消,所以腹板中剪應力的合力就是整個截面的剪應力合力。所以一般計算剪應力的時候只按豎向剪應力τ2來驗算抗剪強度
61、制作地腳螺栓的圓鋼長度不夠,是否可以采取焊接措施?
答:地腳螺栓與預埋板之間采用坡口塞焊縫,在工程中經常用到,普遍的看法是可以的。但地腳螺栓不夠長,要焊接加長是不可以的,因為通常地腳螺栓鋼材的可焊接性能較差,焊接后產生很大殘余應力和焊縫缺陷,受拉時容易在焊縫處發生脆斷,很危險。實驗表明,有些就是在焊縫處發生斷裂,從而導致斷裂后的上段被拉出,起不到錨固作用。
62、強度應力與穩定應力之間的區別?
答:1、我們通常所說的應力主要是指強度方面,它包括正應力、剪應力它是針對一個構件的某個截面、某個點。穩定是針對整個構件以及整個體系。對于受彎簡直梁一個構件來說,當截面的受壓翼緣的最大正應力σx大于它的臨界應力σcr時,梁就會發生側向彎曲和扭轉,并喪失繼續承載的能力,2、強度計算采用凈截面,因為應力跟截面有關,而穩定計算針對整個構件,因此局部的削弱可忽略,所以用毛截面。3、穩定一般有個臨界點,過了這個臨界點,構件(體系)就從一個穩定狀態變化到一個不穩定狀態。這個臨界點對應一個臨界彎距(臨界應力)簡直受彎梁整體穩定系數φb就是根據這個臨界應力推導而來的。整體穩定計算公式的真正意義應該這樣看σx=Mx/Wx<σcr=φbf。所以說認為“計算所得的sigma2>sigma1”是不對的;4、所以說:應變片所測的永遠是正應力,無論是在什么狀態下。當然在失穩狀態下,應力比較復雜(比如三向應力,因為此時,存在彎扭)。
63、為什么有的地方審圖要求鋼屋蓋必須要在山墻設一道鋼梁,而不能直接用山墻承重?
答:應該設置,依據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P98 9.1.1-7條 ,“ 廠房的同一結構單元內,不應采用不同的結構型式;廠房端部應設屋架,不應采用山墻承重;廠房單元內不應采用橫墻與排架混合承重”,不同的形式的結構,振動特性不同,材料強度不同,側移剛度不同。在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荷載,位移,強度的不均衡,而造成結構破壞。山墻承重和中間橫墻承重的單層混凝土柱廠房和端磚壁承重的天窗架,在唐山地震中均有較重破壞,為此,廠房的一個結構單元內,不宜采用不同的結構型式
64、構件的承載力與構件截面承載力的區別?
答:在混凝土結構設計中,我們一般會選取構件中最薄弱的截面作為控制截面,此時構件的承載力與截面承載力的關系就象木桶與木板的關系:構件的承載力取決于構件中最薄弱截面的承載力。鋼結構設計中,同樣要選取控制截面.但是鋼結構設計中還要考慮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結構的穩定問題。因此,此時構件的承載力并不完全取決于最薄弱截面的承載力,還要受制于構件的穩定條件。同樣,在鋼-砼組合結構中,也要考慮到鋼與混凝土連接的問題,此時構件承載力也不完全取決于薄弱截面的承載。
65、埋入地下的柱腳是否要噴漆?
答:埋入地下的柱腳不用噴油漆,鋼柱的噴漆,主要的目的是保護鋼柱,避免生銹.而混凝土對鋼柱的保護作用遠遠大于油漆;且采用插入式基礎連接是為了剛性連接,做了油漆就不能保證鋼板與混凝土的粘接性。
66、什么是塑性鉸?
答:塑性鉸就是認為一個結構構件在受力時出現某一點相對面的纖維屈服但未破壞,則認為此點為一塑性鉸,這樣一個構件就變成了兩個構件加一個塑性鉸,塑性鉸兩邊的構件都能做微轉動。就減少了一個約束。計算時內力也發生了變化,當截面達到塑性流動階段時,在極限彎矩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兩個無限靠近的相鄰截面可以產生有限的相對轉角,這種情況與帶鉸的截面相似。因此,當截面彎矩達到極限彎矩時,這種截面稱為塑性鉸。塑性鉸與普通鉸的相同之處是鉸兩邊的截面可以產生有限的相對轉角。塑性鉸與普通鉸的兩個重要區別為:1)普通鉸不能承受彎矩,而塑性鉸能承受極限彎矩;2)普通鉸是雙向鉸,即可以圍繞普通鉸的兩個方向產生自由轉動,而塑性鉸是單向的。
67、撓度與位移是否是同一概念?
答:1。位移是將整個構件當成一個有質量的質點來研究,然后研究這個質點在空間是怎么運動的。2。變形是對這個構件的各個截面進行研究,如果這個截面上的點發生了位移,我們就說它發生了變形。3。撓度是描述彎曲變形時而引入的一個物理量。
68、鋼結構規范中角焊縫的抗剪強度“比如(Q345:200)”高于對接焊縫抗剪強度“(Q345:t≤16:f=180)”,為什么?
答:焊縫金屬本身的強度較高,這是大量試驗的結果,有資料說,焊接相當于電爐煉鋼,質量好,所以強度高。角焊縫抗抗剪強度是試驗得來的,反映焊縫金屬本身的強度。而對接焊縫(一、二級)的強度實際上是母材強度,試驗時是母材破壞,焊縫并不壞。角焊縫的抗剪強度大于對接焊縫的抗剪強度也是有理由的。對于對接焊縫,我們認為它完全等效于母材。這是偏于安全的。因為對接焊縫通常用在重要構件的制作上。角焊縫的強度是理論結合試驗的經驗性公式。而且實際上焊縫的強度是要高于母材的。所以角焊縫的強度要大

69、結構振型的意思是什么?
答:振型是指體系的一種固有的特性。它與固有頻率相對應,即為對應固有頻率體系自身振動的形態。每一階固有頻率都對應一種振型。實際結構的振動形態并不是一個規則的形狀,而是各階振型相疊加的結果。工程中常見的前三種振型:第一振型來的時候,在相同的時間里,房子晃的次數少,但幅度大;第二振型來的時候,在相同的時間里,房子晃的較快,幅度略小。 第三振型來的時候,比第二振型又表現的晃動快一些。自第一振型到第三振型,其地震周期由大到小。(1、結構自振頻率數=結構自由度數量;2.??每一個結構自振頻率對應一個結構振型;3.??第一自振頻率叫基頻,對應第一振型;4.??結構每一振型表示結構各質點的一種運動特性:各質點之間的位移和速度保持固定比值;5.??要使結構按某一振型振動,條件是:各質點之間的初位移和初速度的比值應具有該振型的比值關系;6.??根據多質點體系自由振動運動微分方程的通解,在一般初始條件下,結構的振動是由各主振型的簡諧振動疊加而成的復合振動;7.??因為振型越高,阻尼作用造成的衰減越快,所以高振型只在振動初始才比較明顯,以后則逐漸衰減,因此,建筑抗振設計中僅考慮較低的幾個振型;)手里拿一根細長竹竿,慢悠悠來回擺動,竹竿形狀呈現為第一振型;如果你稍加大擺動頻率,竹竿形狀將呈現第二振型;如果你再加大擺動頻率,竹竿形狀將呈現第三、第四…振型;從而形象地可知:第一振型很容易出現,高頻率振型你要很費力(即輸入更多能量)才能使其出現;能量輸入供應次序優先給底頻率振型;從而你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結構抗震分析只取前幾個振型就能滿足要求。
70、何為強柱弱梁?
答:強柱弱梁是要使塑性鉸首先在梁中出現,而不要在柱中出現。如果塑性鉸在柱中出現,,結構并未變成幾何可變體系,只是失去了繼續承受水平荷載的能力。1.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強錨固,這些都是為了實現延性框架;
2. 柱子是壓彎構件,軸力又很大,所以柱子的延性很小,框架的延性主要還是由梁來提供的,而梁的塑性鉸一般是出現在端部,這樣梁的延性又歸結為梁端截面的名義受壓區高度;3.強剪弱彎也是為了實現延性框架,因為剪切破壞是脆性破壞,彎曲破壞是延性破壞。為了實現強剪弱彎,采取的措施是梁端柱端的設計剪力是根據梁柱端的抗彎承載力來確定,保證彎曲破壞先于剪切破壞。雖然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強柱弱梁,但是實際結構柱子不可避免會出現塑性鉸,柱子也要需要一定的延性。對于柱子承受壓、彎、剪的共同作用,既要防止剪切破壞還要防止小偏壓破壞,這樣就通過控制剪跨比來防止剪切破壞,控制軸壓比防止小偏壓破壞。總之,上述幾點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結構的延性。
71、什么是結構的模態分析?
答:模態是振動系統的一種固有振動特性,模態一般包含頻率、振型、阻尼...。 然而,為了便于對模態進行稱呼,就以模態頻率的大小進行排隊,這種排隊的順序往往就是所謂的“階”。振動系統各階模態的分析研究。這種振動系統是指多自由度系統、連續彈性體振動系統或復雜結構物。對應于無阻尼系統各階主振動(固有振動),各點位移具有某種駐定形態,這些點同相或反相也通過平衡位置,又同相或反相地到達極端位置,構成實模態。振動系統最低階固有頻率的模態稱基本模態。模態分析可解決線性系統的如下問題:①對系統各階模態進行響應分析,疊加各響應波形可求得系統各點的總響應;②求出各階模態的最大響應值,再作適當組合,可求得系統某點的最大響應值;③在激勵頻率已知的受迫振動中,分析系統能否發生共振;④表示系統的動態特性,指導人們調整系統的某些參數(如質量、阻尼率、剛度等 ) ,使動態特性達到最優,或使系統的響應控制在所需范圍內。模態分析在工程中應用甚廣,例如:①對航天器進行模態分析,以顯示其在發射過程和空中飛行環境中的響應,從而判斷它是否會損壞。②對懸索橋進行模態分析,可知它在風激勵下是否會發生共振,經計算響應后還可預估壽命。③對發動機外殼進行模態分析,有助于研究振動產生噪聲的成分和提供噪聲的比重。④對滾珠軸承進行模態分析,有助于識別故障及發生振動和噪聲的原因。一些大阻尼、非比例阻尼的復雜結構物(如高阻尼復合材料結構物),系統的響應不能按主模態分解,系統各點即不同相也不反相,振動無駐定形態,節點位置不固定,模態矢量不是實數而是復數。對具有上述特征的振動系統,不能用實模態理論及其分析方法而須用復模態理論及其分析方法研究系統的響應問題。
72、什么叫周期?
答:事物在運動變化的發展過程中某些事物多次重復出現,其連續兩次重復出現的時間叫做周期。自振周期:結構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動所需的時間。基本周期:結構按基本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動所需的時間。通常需要考慮兩個主軸方向和扭轉方向的基本周期。設計特征周期;抗震設計用的地震影響系數曲線的下降段起始點所對應的周期值,與地震震級,震中距和場地類別等因素有關。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反應與建筑物的動力特性密切相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是主要的動力特性,與結構的質量和剛度相關.當自振周期,特別是基本周期小于或等于設計特征周期時,地震影響系數取值為amax,按規范計算的地震作用最大。
73、什么叫線剛度?剛度:指構件或零部件在確定的外力作用下,其彈性變形或位移不超過工程允許范圍?
答:剛度是指:單位變形條件下,結構或構件在變形方向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在結構靜力或動力分析時需要用到。如用位移法分析結構內力時要用到剛度矩陣,計算地震作用或風振影響時需要用到結構的剛度參數。還有在設計動力機器基礎時也需要用到結構剛度參數。舉兩個簡單的例子:用力彎折直徑和長度相等的實心鋼管和木頭,哪個費勁哪個剛度(彎曲剛度)就大。很顯然是鋼管的大吧,你有可能把木頭彎折,但要彎折鋼管就很難吧!用力彎折長度相等而直徑不等的實心鋼管,當然是直徑小的容易彎折吧,那就是直徑小的剛度小了。所以剛度是和材料特性及截面特性直接相關,當然線剛度還和長度有關了!一般能滿足F=k△,F為作用力,△ 為位移,k即為剛度,所以剛度物理意義為單位位移時所產生的力。k可以是某些量的函數,即可為表達式。由F的不同,叫法不同。另外就是我們要說的剛度叫線剛度,即單位長度上的剛度。 比如,我們在用反彎點法計算多層框架水平荷載作用下內力近似計算時。 計算柱的水平剪力時,剪力與柱層間水平位移△的關系為 V=(12ic/h2)△ 那么d=(12ic/h2)就叫柱的側移剛度,表示柱上下兩端相對有單位側移時柱中產生的剪力。其中ic表示柱的線剛度(即ic=EI/h),h為樓層高,EI是柱的抗彎剛度(M=EI(1/p),M為彎矩,(1/p)為曲率,也滿足F=k△形式)。另外還可用D值法,即考慮了梁柱的剛度比變化,因為柱兩端梁的剛度不同,即對柱的約束不同,那么它的反彎點,即M=0的點會隨之移動,那端強,反彎點離它越遠。而且同層柱剪力分配時也是由柱的線剛度決定,因為同層位移一定,簡單講,由F=k△,誰的剛度大,誰分得的剪力就大。反過來,這也可以解釋改變局部的剛度能調節內力的分布的情況。所謂線剛度就是單位長度的桿件產生單位變形所需要施加的廣義力大小。
一般來說:線剛度過大地震周期T就小,就會加劇地震的作用,但線剛度過小會使得構件的變形過大,因此要控制很好結構的線剛度。

大家都在看: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