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周福霖院士在多年以前跟我討論過關于消能減震的設計。現行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是三水準小震設計,他認為按中震設計可能更為合理,更為符合隔震技術的路線、有利于將來的技術推廣,在這方面我是支持他的。我覺得應該是按照中震設計,從國際上來看也是這個潮流。所以周院士在編的《建筑隔震設計標準》就是按照中震的思路來做的。這個就不能叫“抗震設計”了,因為“抗”和“隔”是兩個概念,所以他們現在這一本標準的編制方向應該是對的。但是由于目前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是小震設計,而且20年前,中國的隔震技術和產品相對還比較落后。所以當時有點擔心推廣隔震技術和隔震產品,是否會有安全問題?所以在抗震規范里是留有余地的,把隔震墊作為一個安全儲備。
現在的《建筑隔震設計標準》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規范按照中震來設計,對上部結構有一些要求,抗震措施做了一些調整,有所降低。但是沒有降得太多,是怕上部結構抗震措施若是降得太多,會有一些安全問題,所以做得有所保留。這樣一來造價可能不會降低得太多。
所以現在隔震減震技術的推廣會面臨一些障礙,有些業主考慮造價時會有些顧慮。目前我們國家的兩本國標,一本是《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一本《建筑隔震設計標準》,思路不太一樣,一個是按小震設計,另一個是按中震設計,但從目前來看都是可行的。因為《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已經使用了幾十年,是比較成熟的。《建筑隔震設計標準》是剛出了一本新的標準,即便執行過程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是能夠解決的,這就是我對它的理解。
大家都在看:
贊
0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