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關東大地震 是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的7.9級強烈地震。地震災區包括東京、神奈川、千葉、靜岡、山梨等地,地震造成15萬人喪生,200多萬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65億日元。

災害詳情

據當時的報紙報道,處于饑餓狀態的幸存者試圖從池塘里和湖泊里抓魚充饑,并排著兩英里的長隊等待著每天的定量口糧或每人一個飯團子。地震還導致霍亂流行。為此,東京都政府曾下令戒嚴,禁止人們進入這座城市,防止瘟疫流行。同時,日本政府借此機會屠殺革命黨人和僑居日本的中國人、韓國人。1996年9月16日,經日本鹿島公司技術研究所等單位的精確計算后稱,1923年發生的日本關東大地震,應為里氏8.1級。也就是說,地震規模比原來的說法要大一倍。

1923年9月1日,日本的橫濱和東京一帶發生的地震災。這一帶在日本稱為關東地區,故此震習慣上被稱為關東大地震。震中在附近的相模灣內,在東京的西南方約70~80千米,震級為8.2(日本所定震級,最高為7.9,最低為7.8)。據日本政府發表的數字,死亡和失蹤的人數共計14萬余人,其中東京的4萬余人是被大火包圍因烘烤或窒息而死。震后的三角測量表明,相模灣以北和東邊的房總半島的地面有較大的向東南的水平位移。對相模灣海底的測量則表明相模灣中部的海底下沉了100~200米,有的小區竟下沉了400米,而在主要的下沉區以北發現一處海底上升了250米。這表明這次地震導致了海底地形的大變動。日本南部海域處于菲律賓海板塊與日本列島的鄰接部位,這里的板塊消減運動方向與上述海底地形變動是相符合的。

大地震發生時,恰值中午,東京等地的市民忙著做午飯,許多人家爐火正旺。大地震襲來,爐倒灶翻,火焰四濺,火星亂飛。位于關東地區的東京、橫濱兩大城市不僅人口稠密,而且房屋多為木結構,地震又將煤氣管道破壞,煤氣四溢,遇火即燃。居民的爐灶提供了火源,煤氣、木結構房屋又是上好的“燃料”,幾種因素的組合,使東京等地變成一片火海,爆炸聲、火災中人們的呼救聲此起彼伏。地震后,火魔開始了在關東地區的肆虐。無獨有偶,1906年舊金山地震后也發生了大火災,但其悲慘程度遠不及日本關東地區。

關東大地震時間并不長,可是地震后的大火卻一連燒了三天三夜,東京全城在這場災難里喪生的人中,80%死于震后大火,幸存者多數被燒傷。

1961年日本頒布《災害對策基本法》。在“災害對策基本法”中,從防災基礎設施的建立、水土保護工程、防災教育和防災訓練等方面,對災害的預防作了詳細的規定。并將關東大地震發生的9月1日定為全國“防災日”,“防災日”所在的一周定為“防災周”。每年在“防災周”舉行全國范圍的大規模綜合防災演練,以普及防災知識和提高全民防災意識。

大家都在看: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