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目前,對LNG?儲罐隔震支座更換技術的研究較少,施工技術指標和質量控制標準缺失[18-20]。為了驗證LNG?儲罐隔震支座更換的可行性,探索LNG?儲罐隔震支座更換方法,為LNG?儲罐隔震支座更換工作進行技術積累,采用縮小尺存模型施工模擬試驗的方法對上述問題進行了研究。設計了3?種LNG?儲罐隔震支座更換方案,并分別進行了隔震支座的更換施工,驗證了這3?種更換方案的適用性,并對其進行了經濟性分析與工期分析,希望為今后LNG?儲罐隔震支座更換工程積累經驗并提供有益參考。
1 LNG 儲罐隔震支座更換試驗臺
1.1 試驗模型
LNG?儲罐隔震支座模擬更換試驗臺結構如圖1所示:直徑13.0 m、厚度1.0 m?的混凝土圓形承臺,雙層雙向配筋;直徑1.0 m?的短柱,高度1.5 m?;12只直徑800 mm?的橡膠隔震支座。建成后的LNG?儲罐隔震支座更換試驗平臺如圖2?所示。
1.2 試驗監測
在試驗結構頂升位置附近布置12?個位移監測點,通過監測各觀測點實際位置與預期位置的差異,判斷和控制頂升過程。在混凝土承臺底板布置18?只應變計,監控同步頂升作業對罐體結構的影響。其中,17?號、18?號點位為補充監測點,在堆載過程中,17?號、18?號點位處出現裂紋,增設應變監測點用以監控裂紋的開展情況。監測傳感器平面布置如圖3所示。
監測設備:行程300 mm?的KS30?型拉線式位移傳感器及數據采集系統,應變計及2?臺16?通道應變采集儀。
1.3 試驗堆載
3?種方案進行隔震支座更換試驗,全程設計堆載960 t,均勻分布于混凝土承臺上。
2 同步頂升法
2.1 同步頂升系統
PLC?同步頂升系統由液壓系統(油泵、油缸、管路等)、計算機控制系統、液壓千斤頂等幾個部分組成。液壓系統由計算機控制,可以自動完成同步位移、力和位移控制、位移誤差控制、行程控制、負載壓力控制;油缸液控單向閥及機械自鎖裝置可防止系統及管路失壓,保證負載、有效支撐等多種功能。試驗選用頂升力2 500 kN、行程100 mm?的液壓千斤頂(圖4)。
2.2 施工工具
施工工具包括液壓平板車、手動葫蘆及寬綁帶、叉車、“F”形杠桿、輔助旋轉板、扭矩扳手、滾軸等,F?形杠桿用以支座連接孔位調整(圖5)。
2.3 同步頂升作業進行隔震支座更換施工
同步頂升方案進行隔震支座更換的施工作業流程如圖6?所示。施工步驟如下:
1)頂升支撐設計、加工及現場安裝,頂升支撐采用鋼管混凝土。
2)支承結構上對稱布置同步液壓頂升設備,并在試驗承臺底和側面安裝位移監測設備。
3)實施同步頂升作業,提升試驗承臺高度,獲取隔震支座更換空間。同步頂升作業過程復雜,要求務必控制精準,分為試頂升作業和正式頂升作業兩個階段實施。具體實施步驟為:①將支座與承臺的連接螺栓擰松,給頂升作業留出位移空間。②試頂升3次,檢查千斤頂、頂升系統管路是否漏油,承臺混凝土是否有壓裂等異常情況。頂升位移量為3 mm,荷載增加按0 mm、0.5 mm、1.0 mm、1.5 mm、2.0 mm、2.5 mm、3.0 mm?進行。監測結果如圖7、8?所示,顯示各點位移同步性較好,應變監測值較小,結構無損傷,各點位油壓偏差不大于5%,同步液壓系統工作完全正常,可以進行正式頂升。③頂升高度遵循最小原則,即在能順利取出支座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小頂升高度,此次頂升作業高度為10.0 mm。④頂升速度與精度控制:將速度控制在2 mm/min?以內,各點位的提升精度偏差控制在0.5 mm?以內,可以認為結構基本一直處于靜止狀態,頂升作業不會對結構受力和變形造成影響。⑤位移加載機制為:0 mm、0.5 mm、1.0 mm、1.5 mm、2.0 mm、2.5 mm、3.0 mm、4.0 mm、5.0 mm、6.0 mm、7.0 mm、8.0 mm、9.0 mm、10.0 mm。當頂升至設計高度時,判定支座可以取出,停止頂升,并鎖定所有液壓千斤頂,取出所有連接螺栓。
4)逐個更換隔震支座。如圖9?所示,在混凝土支墩旁,設計支座取出方向側放置液壓平板車,拖曳綁帶與支座本體固定牢靠,拖曳綁帶另一端與手動葫蘆相連,拉動手動葫蘆,平移取出舊隔震支座。在手動葫蘆拉出隔震支座過程中,在隔震支座平移的路線上放置滾軸,便于支座平移取出。
當舊隔震支座完全平移至液壓平板車上后,下降液壓平板車高度,運出舊支座;在叉車的輔助下,快速轉移舊支座,并安放新支座至液壓平板車上,將新支座運抵混凝土支墩旁,從設計新支座進入方向側放置液壓平板車。
5)安放新支座。抬升液壓平板車至設計高度,利用拖曳綁帶、手動葫蘆,平移拉入新支座至混凝土支墩上。利用輔助旋轉板及“F”形杠桿調整支座位置及螺栓孔位。當隔震支座大致就位后,利用橇棒抬升支座一側,將輔助旋轉板放入支座下連接板與下支墩上表面的間隙;用兩只“F”形杠桿對稱布置于支座兩側,卡口插入連接板螺栓孔中,旋轉調整支座位置直至支座連接板螺栓孔位與預埋套筒螺栓孔位完全對齊。
6)安裝螺栓。先安裝并擰緊上頂板2?顆對角螺栓提升支座高度,取出輔助旋轉板。再安裝其他螺栓,待其余支座更換完畢,進行同步回落。同步回落的控制要求與同步頂升一致,回落速度小于2 mm/min,各點位回落位移偏差小于0.5 mm,各點位油壓偏差小于5%。承臺回落后,擰緊螺栓完成支座更換。
2.4 監測結果
1)位移監測點的位移同步性很好,各點位的頂升精度偏差控制在0.5 mm?以內,驗證了同步頂升系統的有效性。
2)同步頂升以及支座更換過程中,各點位的應變數值往復上下震蕩,對監測數據進行數據處理排除漂移、擾動等因素后的統計結果如圖10?所示,所監測到的應變數值均較小,多數監測點位的應變值只有幾個微應變,應變最大值沒有超過10微應變,較小的應變監測結果驗證了頂升過程的同步性。
3 鑿除法
3.1 鑿除法進行隔震支座更換作業流程
鑿除法進行隔震支座更換的作業流程如圖11所示。
3.2 鑿除法工具
鑿除法用到的工具有:電鎬、扭矩扳手、液壓平板車、火焰切割機、叉車、電焊機、自制可拆卸導軌裝置、手動葫蘆、繩索若干。
3.3 施工步驟
1)施工組織設計,確定鑿除更換施工順序。為了保證施工安全,確定鑿除法支座更換的原則為:先內后外;分批對稱施工。如圖12?所示:共分3?批次進行支座更換工作,分別按圖示1、2、3?順序更換。
2)臨時支撐設計、支撐加工及現場安裝就位(同頂升方案),千斤頂放置。提升千斤頂上表面至其表面與混凝土承臺密貼為止。
3)鑿除短柱錨固范圍內的混凝土,露出縱向主筋以及箍筋,剔除混凝土時注意保護好鋼筋籠。
4)拆除下錨固螺栓,取出下錨固件。錨筋與下支墩主筋通過橫向短鋼筋點焊連接的情況下,用火焰切割的方法使其分離。
5)自制裝配式可拆卸的導軌裝置(圖13),沿柱墩四周安裝牢靠。自制裝配式可拆卸的導軌裝置是根據現場支墩的測量數據進行設計,采用C?形鋼拼裝制作,用作支座下落的支撐平面,并用作移出支座的軌道。
6)使用扭矩扳手移除隔震支座上連接板的錨固螺栓,讓支座平穩落到自制的導軌裝置上。利用手動葫蘆、綁帶等工具平移拉出隔震支座至移動液壓平板車上,運出舊支座并運入新支座。
7)抬升液壓平板車高度,利用手動葫蘆將新支座自液壓平板車上移至自制導軌裝置上。
8)用自制“F”形工具調整新支座孔位與原上部連接螺栓孔對齊。
9)對稱擰緊上部連接螺栓,抬升支座高度。
10)拆卸并移除自制的導軌裝置,安裝下支墩錨固件,擰緊所有螺栓。
11)用鼓風機清理下支墩鑿除區域混凝土墩臺表面的浮塵,并支模板。
12)從進料口灌注高強無收縮自流平灌漿料,灌漿料的強度等級至少比原支墩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高一級。
13)拆除模板,澆水養護。利用鑿除法進行隔震支座更換過程中,隔震層上部結構沒有明顯的擾動,混凝土承臺底板各應變監測點反饋的應變監測值變化極小。
4 預設可更換結構更換方案
4.1 可更換結構
應用可更換裝置進行隔震支座更換的思路是在隔震支座安裝時,預設隔震支座更換結構,當隔震支座需要更換時,通過取出預設可更換結構,獲取支座的更換空間,實現LNG?儲罐隔震支座的快速更換。本方案設計的可更換裝置如圖14?所示。為了減小取出可更換結構的摩擦阻力,鋼板一側安裝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滑板表面設置有儲油槽,涂有潤滑硅脂;另一側安裝有鏡面不銹鋼。
4.2 支座更換流程
利用可更換裝置進行隔震支座更換的流程如圖15?~?17?所示。
支座更換步驟如下:
1)施工組織設計,確定支座更換施工順序。更換順序與鑿除法一致,分別按圖12?所示1、2、3?順序更換。
2)臨時支撐設計、支撐加工及現場安裝就位(同頂升方案)。
3)卸掉當前需更換支座下連接板的錨固螺栓,通過手動葫蘆快速取出可更換結構。
4)在支座下連接板與樁承臺上表面放入滾軸,便于支座拉出;并對稱移除支座上連接板連接螺栓,使支座能夠平穩下落至支墩表面的滾軸上。
5)利用手動葫蘆平移拉出舊支座至液壓平板車,降低液壓車高度,運出舊支座,運入新支座。
6)通過液壓平板車、牽引設備等組成的推進系統將新支座安放就位。
7)通過自制“F”形工具調整連接螺栓孔位與原預埋套筒的螺栓孔對齊。
8)對稱擰緊螺栓,完成支座的更換。預設可更換裝置進行隔震支座更換過程中,隔震層上部結構也沒有明顯的擾動,混凝土承臺底板各應變監測點反饋的應變監測值變化極小。
5 經濟性與施工效率分析
對3?種隔震支座的更換方案進行了成本與工期分析,其結果如表1?所示。
從試驗工期角度考慮,利用輔助更換裝置進行更換效率最高,4?人工作班組每天更換6.0?只支座;其次是同步頂升更換方案,4?人工作班組每天更換2.4只支座;鑿除法更換效率最慢,4?人工作班組每天更換1.2?只支座。
從更換支座的試驗費用來考慮,利用輔助更換裝置進行更換成本最低,更換支座的成本為0.61?萬元/?只;其次是鑿除法,更換支座的成本0.91?萬元/只;同步頂升法費用最高,更換支座的成本2.28?萬元/?只。隨著同步頂升點位數量的增加,同步頂升法更換支座的成本會降下來。
6 結論
1)提供了一種精準控制的LNG?儲罐隔震支座同步頂升更換方案及相應的監測方案,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同步控制,不改變原有LNG?儲罐的受力和變形,減小頂升作業對結構的損傷。
2)提出的鑿除法是通過重塑隔震支座連接的下支墩獲取支座的更換空間,避免了傳統更換技術中對建筑結構進行頂升,對上部結構沒有損傷。免頂升隔震支座更換技術在設計計算、結構加固、健康監測等方面更為簡單、易操作,支座更換技術難度更低、更換的成本也更低。
3)預設可更換結構的支座更換方案是事前已考慮隔震支座的更換需求,通過可更換裝置獲取隔震支座更換空間,可以快速實現更換隔震支座的目標。
4)給出了一些便于施工的解決方案,如利用液壓平板車進行支撐和運轉支座、利用輔助旋轉裝置和自制“F”形旋轉工具精確調整螺栓孔位,在支墩表面放置滾軸方便支座平移等。
5)對3?種方案進行了技術分析、經濟性分析與工期分析,同步頂升法技術復雜程度高、技術難度大、作業要求最高,預設可更換結構的隔震支座更換方案技術難度低、經濟性最好,支座更換效率最快。因此,在LNG?儲罐應用隔震技術時考慮后期的更換結構顯得非常有必要。
論文原載于《天然氣工業》2023年第6期
肖? ?立 范嘉堃 揚? ?帆
黃? ?歡 張博超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