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自《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通過國常會后,雄安發文要求應用減隔震技術,減隔震應用確定性增強。7月1日雄安新區震災預防中心會同新區應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通知》,要求“新區范圍內新建三層以上(含三層)的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建筑、應急指揮中心、應急避難場所等人員密集公共建筑應當采用減隔震技術。”加之近日河北新標準出臺,隔震與減震標準均有所提升,其中征求意見稿顯示隔震支座水平極限變形將提高到4.5倍,目前全國僅云南在今年剛剛提高至該標準,隨著《條例》后續落地執行,行業擴容的同時,行業標準也有望同時提升,龍頭優勢將更加顯著。
為何我們認為減隔震技術推廣勢在必行?
1、減隔震是地震中的抗震安全“疫苗”。在建筑物上增加隔震支座,能夠減弱地震力80%,全球平均每年發生地震1200多次,在地震發生時,應用減隔震技術,相當于為建筑物打上抗震“疫苗”,防護地震災害更到位,在地震時仍能夠安心在建筑物中生活。
2、建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國家“防震減災”決心明確。“疫”為“災”,“地震”亦為“災”,習總書記曾提及“寧肯十防九空”,明確加強“防災減災”工作,近日李克強總理對防災減災救災、防震減災和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再次明確“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至關重要”。隔震橡膠支座gz.go-we.com
3、減隔震技術帶來的經濟性(節約綜合造價),讓業主更有動力應用減隔震。
我們認為短期到中期減隔震行業空間可擴展20-30倍,長期考慮減碳需求可看到1000億,當前總規模預計不到20億,行業擴容確定性較強,重點標的為制造業單項冠軍震安科技,我們假設行業空間按照立法需求2-3年先擴張至300-400億,公司市占率30%以上,有望成長至90-120億規模,對應凈利潤22.5-30億,目前處于大幅低估的水平,因此我們建議積極布局。另外,可關注可轉債布局減隔震的軌交龍頭天鐵股份(軌交沿線減隔震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