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是我國房屋建筑和水、電、氣、通訊、交通等關鍵基礎設施抗震設防的依據,關系著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鄉村和每一個家庭的地震安全。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大震巨災風險防控與“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落到實處,都需要國家地震區劃圖的支撐。
中國地震局組織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局屬單位,通過聯合實施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重新建構了地震危險性分析的理論模型,研發了強震危險區識別和地震活動頻度統計分析的新技術、地震影響場預測新技術以及房屋建筑與基礎設施地基振動放大影響的確定技術,并建立了相應的分析計算模型。依托這些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完成了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修訂。新標準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為建筑物抗倒塌提供科學依據為編制原則,提高了我國30%國土面積的抗震設防標準,防止地震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給出的四級地震作用為抗倒塌設計和減隔震等技術的廣泛使用打下了堅實基礎。這次標準的修訂,進一步推動我國地震區劃融合于全球地震區劃體系,擴大了我國地震科學的國際影響。當前,《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已廣泛應用于抗震設防、國土規劃、應急備災、巨災保險和風險普查等工作,有力推動了全社會防震減災工作的開展,可顯著提升住房的地震安全保障水平,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發展。
基于該成果研制的智能化APP和微信小程序以及互聯網查詢服務系統,日均訪問量近2000次,截至2022年3月,訪問量已超過4271萬次。通過這些查詢服務,政府部門、工程技術人員、社會公眾可以方便地了解、查閱所關心地點的地震危險狀況和抗震設防要求,服務于政府決策和工程技術人員抗震設計,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
(該研究成果獲得2021年度防震減災科學成果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