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一)筏形基礎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
1.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法施工圖,是在基礎平面布置圖上采用平面注寫的方式進行表達。

2.當繪制基礎平面布置圖時,應將其所支承的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或混合結構的柱、墻平面與基礎平面一起繪制。

3.通過選注基礎梁底面與基礎平板底面的標高高差來表達二者間的位置關系,可以明確其:“高板位”(梁頂與板頂一平)、“低板位”(梁底與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三種不同位置組合的筏形基礎。

4.梁板式筏形基礎構件的類型和編號;

a)梁板式筏形基礎由基礎主梁,基礎次梁,基礎平板等構成。
(二)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的平面注寫
1.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的平面注寫

a)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LPB的平面注寫,分板底部與頂部貫通縱筋的集中標注與板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的原位標注兩部分內容。當僅設置貫通縱筋而未設置附加非貫通縱筋時,則僅做集中標注。

b)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LPB貫通縱筋的集中標注,應在所表達的板區雙向均為

第一跨(X與Y雙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圖面從左至右為X向,從下至上為Y向)

板區劃分條件:

i當板厚不同時,相同板厚區域為一板區。

ii當因基礎梁跨度、間距、板底標高等不同,設計者對基礎平板的底部與頂部貫通縱筋分區域采用不同配置時,配置相同的區域為一板區。各板區應分別進行集中標注。
集中標注內容規定如下:

?注寫基礎平板的編號。

?注寫基礎平板的截面尺寸。注寫h=XXX表示板厚。

?注寫基礎平板的底部與頂部貫通縱筋及其總長度。

先注寫X向底部(B打頭)貫通縱筋與頂部(T打頭)貫通縱筋,及其縱筋長度范圍;在注寫Y向底部(B打頭)貫通縱筋與頂部(T打頭)貫通縱筋,及其縱筋長度范圍。(圖面從左至右為X向,從下至上為Y向)

貫通縱筋的總長度注寫在括號中,注寫方式為“跨數及有無外伸”,其表達形式為:(xx)無外伸、(xxA)一端有外伸,(xxB)兩端有外伸。

注:基礎平板的跨數以構成柱網的主軸線為準;兩主軸線之間無論有幾道輔助軸線,均可按一跨考慮。
例:X:BB22@150;TB20@150;(5B)

Y:BB20@200;TB18@200;(7A)

表示基礎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間距150的貫通縱筋,頂部配置B20間距150的貫通縱筋,縱向總長度為5跨兩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B20間距200的貫通縱筋,頂部配置B18間距200的貫通縱筋,縱向總長度為7跨一端有外伸;
當某向底部貫通縱筋或頂部貫通縱筋的配置,在跨內有兩種不同間距時,先注寫跨內兩端的第一種間距,并在前面加注縱筋根數(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圍);再注寫跨中部的第二種間距(不需要加注根數);兩者用“/”分隔。
例:X:B12B22@200/150;

Y:T10B20@200/150

表示基礎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的貫通縱筋,跨兩端間距為200配置12根,跨中間距為150,Y向頂部配置B20的貫通縱筋,跨兩端間距為200配置10根,跨中間距為150
施工及預算方面應注意:當基礎平板分板區進行集中標注,且相鄰板區板底一平時,兩種不同配置的底部貫通縱筋應在兩毗鄰板跨中配置較小的板跨的跨中連接區域連接。(即配置較大板跨的底部貫通縱筋需越過板區分界線伸至毗鄰板跨的跨中連接區域)
c)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LPB的原位標注,主要表達橫跨基礎梁下(板支座)的板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

i原位標注位置:在配置相同的若干跨的第一跨下注寫。

ii注寫內容

在規定的位置水平垂直穿過基礎梁繪制一段中粗虛線代表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在虛線上注寫編號、鋼筋級別、直徑、間距與橫向布置的跨數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橫向布置的跨數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注寫在括號內),以及自基礎梁中線分別向兩邊跨內的縱向延伸長度值。當該筋向兩側對稱延伸時,可僅在一側標注,另一側不注;當布置在邊梁下時,向基礎平板外伸部位一側的縱向延伸長度與方式按標準構造,設計不注。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相同者,可僅在一根鋼筋上注寫,其他可僅在中粗虛線上注寫編號。

iii注寫修正內容。

當集中標注的某些內容不適用于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某板區的某一板跨時,應由設計者在該跨內以文字注明,施工時應按文字注明數值取用。
iv當若干基礎梁下基礎平板的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配置相同時(其底部、頂部的貫通縱筋可以不同),可僅在一根基礎梁下做原位標注,并在其他梁上注明“該梁下基礎平板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同XX基礎梁”
(三)平板式筏形基礎平板的平面注寫
1.平板式筏形基礎平板的平面注寫
a)平板式筏形基礎平板BPB的平面注寫,分板底部與頂部貫通縱筋的集中標注與板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的原位標注兩部分內容。當僅設置貫通縱筋而未設置附加非貫通縱筋時,則僅做集中標注。

b)平板式筏形基礎平板BPB貫通縱筋的集中標注,同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LPB貫通縱筋的集中標注的規定

c)平板式筏形基礎平板BPB的原位標注,主要表達橫跨柱中心線下的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

i原位標注位置:在配置相同的若干跨的第一跨下注寫。

ii注寫內容

在規定的位置水平垂直穿過基礎梁繪制一段中粗虛線代表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在虛線上注寫編號、鋼筋級別、直徑、間距與橫向布置的跨數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橫向布置的跨數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注寫在括號內),以及自基礎梁中線分別向兩邊跨內的縱向延伸長度值。當該筋向兩側對稱延伸時,可僅在一側標注,另一側不注;當布置在邊梁下時,向基礎平板外伸部位一側的縱向延伸長度與方式按標準構造,設計不注。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相同者,可僅在一根鋼筋上注寫,其他可僅在中粗虛線上注寫編號。
iii當某些柱中心線下基礎平板的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配置相同時(其底部、頂部的貫通縱筋可以不同),可僅在一根中心線下做原位標注,并在其他柱中心線上注明“該柱中心線下基礎平板底部附加非貫通縱筋同XX柱中心線”

(四)平板式筏形基礎鋼筋計算
1、平板式筏基配筋圖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筏形基礎h=800mm

圖2

平板式筏形基礎要計算的鋼筋量

1. 底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2. 面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1. 底筋

a) 底筋(x方向)無封邊情況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3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x方向外邊線長度-底筋保護層*2+彎折長度*2+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平法圖集《04G101-3》25頁基礎底板(有墊層)頂筋保護層20mm,底筋保護層40mm,有防水保護層50mm

8000mm一個搭接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14400-40*2+12*20*2=14800mm

1個搭接,搭接長度 =41d=41*20=820mm

平板式筏形基礎根數=ceil(y方向外邊線長度-底筋保護層*2)/底筋間距+1

=ceil(14400-40*2)/150+1=97根

a) 底筋(x方向)U形封邊情況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4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x方向外邊線長度-底筋保護層*2+彎折長度*2+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14400-40*2+12*20*2=14800mm

1個搭接,搭接長度 =41d=41*20=820mm

U形筋長度=底板厚-底筋保護層-頂筋保護層+12d*2

=800-40-20+12*20*2=1220mm

平板式筏形基礎根數=ceil(y方向外邊線長度-底筋保護層*2)/底筋間距+1

=ceil(14400-40*2)/150+1=97根

U形筋根數=97*2=194根

b) 底筋(x方向)交錯封邊情況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5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x方向外邊線長度-底筋保護層*2+彎折長度*2+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彎折長度=(底板厚-底筋保護層-頂筋保護層-150)/2+150=445mm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14400-40*2+445*2=15210mm

1個搭接,搭接長度 =41d=41*20=820mm

平板式筏形基礎根數=ceil(y方向外邊線長度-底筋保護層*2)/底筋間距+1

=ceil(14400-40*2)/150+1=97根

y方向底筋的計算方法和x方向一樣,這里不再贅述。

1. 面筋

a) 面筋(x方向)無封邊情況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x方向外邊線長度-頂筋保護層*2+彎折長度*2+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平法圖集《04G101-3》25頁基礎底板(有墊層)頂筋保護層20mm,底筋保護層40mm,有防水保護層50mm

8000mm一個搭接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14400-20*2+12*20*2=14840mm

1個搭接,搭接長度 =41d=41*20=820mm

平板式筏形基礎根數=ceil(y方向外邊線長度-頂筋保護層*2)/面筋間距+1

=ceil(14400-20*2)/150+1=97根

b) 面筋(x方向)U形封邊情況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x方向外邊線長度-頂筋保護層*2+彎折長度*2+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14400-20*2+12*20*2=14840mm

1個搭接,搭接長度 =41d=41*20=820mm

平板式筏形基礎根數=ceil(y方向外邊線長度-頂筋保護層*2)/面筋間距+1

=ceil(14400-20*2)/150+1=97根

c) 面筋(x方向)交錯封邊情況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x方向外邊線長度-頂筋保護層*2+彎折長度*2+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彎折長度=(底板厚-底筋保護層-頂筋保護層-150)/2+150=445mm

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長度=14400-20*2+445*2=15250mm

1個搭接,搭接長度 =41d=41*20=820mm

平板式筏形基礎根數=ceil(y方向外邊線長度-頂筋保護層*2)/面筋間距+1

=ceil(14400-20*2)/150+1=97根

y方向底筋的計算方法和x方向一樣,這里不再贅述。

(五) 梁板式筏形基礎(梁外伸)

梁板式筏基(梁外伸)配筋圖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6

梁板式筏形基礎要計算的鋼筋量

1. 底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2. 面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3. 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

1. 底部通長鋼筋(x方向)

外伸梁板式筏基x方向底部通長筋長度=x方向外邊線長度-底筋保護層*2+彎折長度*2+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平法圖集《04G101-3》25頁基礎底板(有墊層)頂筋保護層20mm,底筋保護層40mm,有防水保護層50mm

8000mm一個搭接

外伸梁板式筏基x方向底部通長筋長度=14400-40*2+12*25*2=14920mm

1個搭接,搭接長度 =41d=41*25=1025mm

根數=ceil(布筋范圍/間距)+1

A軸線以下,布筋范圍為標注長-底筋保護層-梁寬500/2-起步距離50

根數=ceil((1200-40-500/2-50)/200)+1=6根

A~B軸線,布筋范圍為軸線長-左右梁寬/2-起步距離50*2

根數=ceil((6000-500/2-500/2-50×2)/200)+1=28根

B~C軸線,布筋范圍為軸線長-左右梁寬/2-起步距離50*2

根數=ceil((6000-500/2-500/2-50×2)/200)+1=28根

C軸線以上,布筋范圍為標注長-底筋保護層-梁寬500/2-起步距離50

根數=ceil((1200-40-500/2-50)/200)+1=6根

Y方向底筋長度根數的計算方法和x方向一樣,這里不再贅述。

2. 頂部通長鋼筋(x方向)

外伸梁板式筏基x方向頂部通長筋長度=x方向外邊線長度-頂筋保護層*2+彎折長度*2+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平法圖集《04G101-3》25頁基礎底板(有墊層)頂筋保護層20mm,底筋保護層40mm,有防水保護層50mm

筏板保護層分底面、頂面、側面,長度方向減側面保護層、彎折長度減底面、頂面保護層。數量計算減側面保護層或起步距離。

8000mm一個搭接

外伸梁板式筏基x方向頂部通長筋長度=14400-20*2+12*22*2=14888mm

1個搭接,搭接長度 =41d=41*22=902mm

根數=ceil(布筋范圍/間距)+1

A軸線以下,布筋范圍為標注長-頂筋保護層-梁寬500/2-起步距離50

根數=ceil((1200-20-500/2-50)/200)+1=6根

A~B軸線,布筋范圍為軸線長-左右梁寬/2-起步距離50*2

根數=ceil((6000-500/2-500/2-50×2)/200)+1=28根

B~C軸線,布筋范圍為軸線長-左右梁寬/2-起步距離50*2

根數=ceil((6000-500/2-500/2-50×2)/200)+1=28根

C軸線以上,布筋范圍為標注長-頂筋保護層-梁寬500/2-起步距離50

根數=ceil((1200-20-500/2-50)/200)+1=6根

Y方向底筋長度根數的計算方法和x方向一樣,這里不再贅述。

3. 非貫通縱筋

a) 1號鋼筋

1軸線上1號鋼筋長度為1200-40(底筋保護層)+1500=2660mm

根數計算方法同底部通長鋼筋(x方向)相同,為6+28+28+6=68根。

3、A、C軸線計算方法和1軸線一樣,這里不再贅述。

b) 2號鋼筋

2軸線上2號鋼筋長度為1500+1500=3000mm

根數計算方法同底部通長鋼筋(x方向)相同,為6+28+28+6=68根。

B軸線計算方法和2軸線一樣,這里不再贅述。

(六) 梁板式筏基(梁非外伸)

1、梁板式筏基(梁非外伸)配筋圖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7

梁板式筏形基礎(梁非外伸)要計算的鋼筋量

1. 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2. 梁頭鋼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3. 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4. 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

5. 梁頭鋼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其中,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的計算方法和梁外伸時一樣,本節重點計算梁頭鋼筋。

1. 梁頭鋼筋(外伸部位梁端頭底筋錨入梁內la,面筋伸入梁中心線且大于等于12d計算)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8

A軸線的底筋

梁頭錨入基礎梁內底筋長度=外伸凈長-底筋保護層+錨固長度+彎折長度

=1200-250-40+34*25+12*25

=2060mm

根數按下列方法計算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9

按筏板基礎第一根鋼筋距基礎梁邊50情況計算

梁頭錨固鋼筋根數=ceil(梁寬1+50*2)/間距-1

= ceil(500+50*2)/200-1=2根

共4根

A軸線的頂筋

梁頭錨入基礎梁內頂筋長度=外伸凈長-頂筋保護層+錨固長度+彎折長度

=1200-250-20+34*22+12*22

=1942mm

根數計算同底筋共4根

其他軸線B、C、1、2、3軸線的梁頭錨固鋼筋的計算方法和A軸線一樣。

(七) 梁板式筏基變截面

1. 下平上不平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10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11

梁板式筏形基礎要計算的鋼筋量

1. 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2. 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

3. 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其中,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和梁外伸時計算相同。

如果按端部不封邊構造處理,這種情況只是x方向頂部通長筋長度發生變化,其余鋼筋的長度和根數均和板厚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一樣,這里只計算x方向頂部通長筋。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左)長度=2軸線以左標注長-保護層-梁寬/2+彎折長度12d +max(12d,梁寬/2)

=(1200+6000)-20-500/2+12*22+ max(12*22,500/2)=7458mm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右)長度=2軸線以右標注長-保護層-梁寬/2+彎折長度12d +max(12d,梁寬/2)

=(1200+6000)-20-500/2+12*22+ max(12*22,500/2)=7458mm

1. 上平下不平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12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13

梁板式筏形基礎要計算的鋼筋量

1. 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2. 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3. 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

其中,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和梁外伸時計算相同。

如果按端部不封邊構造處理,這種情況只是x方向底部通長筋長度發生變化,其余鋼筋的長度和根數均和板厚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一樣,這里只計算x方向底部通長筋。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右)長度=2軸線以左標注長-保護層-梁寬/2+彎折長度12d +梁寬-保護層+高差*1.414+La

=(1200+6000)-40-500/2+12*25+500-40+400*1.414+34×25

=7200-40-250+300+500-40+566+850

=9086mm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左)長度=2軸線以右標注長-保護層-梁寬/2+彎折長度12d +保護層-高差+La

=(1200+6000)-40-500/2+12*25+40-400+34×25

=7200-40-250+300+40-400+850

=7700mm

1. 上下均不平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14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15

梁板式筏形基礎要計算的鋼筋量

1. 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2. 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3. 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

其中,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和梁外伸時計算相同。

如果按端部不封邊構造處理,這種情況只是x方向底部、頂部鋼筋長度發生變化,其余鋼筋的長度和根數均和板厚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一樣,這里只計算x方向底部、頂部通長筋。

1. 頂部通長筋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左)長度=2軸線以左標注長-保護層-梁寬/2+彎折長度12d +max(12d,梁寬/2)

=(1200+6000)-20-500/2+12*22+ max(12*22,500/2)=7458mm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右)長度=2軸線以右標注長-保護層-梁寬/2+彎折長度12d +max(12d,梁寬/2)

=(1200+6000)-20-500/2+12*22+ max(12*22,500/2)=7458mm

2. 底部通長筋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左)長度=2軸線以左標注長-保護層-梁寬/2+彎折長度12d +梁寬-保護層+高差*1.414+La

=(1200+6000)-40-500/2+12*25+500-40+400*1.414+34×25

=7200-40-250+300+500-40+566+850

=9086mm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右)長度=2軸線以右標注長-保護層-梁寬/2+彎折長度12d +保護層-高差+La

=(1200+6000)-40-500/2+12*25+40-400+34×25

=7200-40-250+300+40-400+850

=7700mm

(一) 平板式筏基變截面

1. 下平上不平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柱500*500

圖16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17

平板式筏形基礎要計算的鋼筋量

1. 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2. 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

3. 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其中,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和平板式筏形基礎計算相同。

如果按端部不封邊構造處理,這種情況只是x方向頂部通長筋長度發生變化,其余鋼筋的長度和根數均和板厚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一樣,這里只計算x方向頂部通長筋。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左)長度=2軸線以左標注長-柱寬1/2-保護層+彎折長度+La

=(1200+6000-500/2)-20+12*20+ 34*20=7850mm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右)長度=2軸線以右標注長+柱寬1/2-保護層+高差-保護層+彎折長度+La

=(1200+6000+500/2)-20+400-20+12*20+ 34*20=8730mm

1. 上平下不平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18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19

平板式筏形基礎要計算的鋼筋量

1. 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2. 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3. 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

其中,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和平板式筏形基礎計算相同。

如果按端部不封邊構造處理,這種情況只是x方向底部通長筋長度發生變化,其余鋼筋的長度和根數均和板厚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一樣,這里只計算x方向底部通長筋。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左)長度=2軸線以左外邊線長度-保護層+彎折長度-保護層+高差*1.414+錨固長度La

=(1200+6000+500/2)-40+12*20-40+400*1.414+ 34*20

=7450-40+240-40+566+680

=8856mm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右)長度=2軸線以左外邊線長度-保護層+彎折長度+保護層-高差+錨固長度La

=(1200+6000-500/2)-40+12*20+40-400+ 34*20

=6950-40+240+40-400+680

=7470mm

1. 上下均不平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20

筏板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圖21

平板式筏形基礎要計算的鋼筋量

1. 底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2. 頂部通長筋(x方向、y方向)長度和根數;

3. 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

其中,非貫通縱筋(1號鋼筋、2號鋼筋)長度和根數和梁外伸時計算相同。

如果按端部不封邊構造處理,這種情況只是x方向底部、頂部鋼筋長度發生變化,其余鋼筋的長度和根數均和板厚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一樣,這里只計算x方向底部、頂部通長筋。

1. 頂部通長筋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左)長度=2軸線以左外邊線長度-柱寬1/2-保護層+彎折長度+La

=(1200+6000-500/2)-20+12*20+ 34*20=7850mm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右)長度=2軸線以右標注長+柱寬1/2-保護層+高差-保護層+彎折長度+La

=(1200+6000+500/2)-20+500-20+12*20+ 34*20=8830mm

2. 底部通長筋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左)長度=2軸線以左外邊線長度-保護層+彎折長度-保護層+高差*1.414+錨固長度La

=(1200+6000+500/2)-40+12*20-40+400*1.414+ 34*20

=7450-40+240-40+566+680

=8856mm

x方向鋼筋(2軸線以右)長度=2軸線以左外邊線長度-保護層+彎折長度+保護層-高差+錨固長度La

=(1200+6000-500/2)-40+12*20+40-400+ 34*20

=6950-40+240+40-400+680

=7470mm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