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隔震形式的不同建筑減隔震技術可以怎么劃分?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根據隔震形式的不同,建筑隔震技術分為基礎隔震和懸掛隔震?;A隔震就是在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基底設置隔震裝置?;A隔震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學者河合浩藏于1881年提出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橡膠支座。它是由多層橡膠和鋼板相互疊加而成,在施加豎向荷載時,由于橡膠受到鋼板的約束,不會產生很大的橫向變形,即具有很強的抗壓能力;水平方向有很大的變形能力,在地震作用下,橡膠墊可以隔離水平方向的運動分量。最初是在1965年用于倫敦的地鐵車站上面的建筑,采用多層橡膠支座防止了地鐵的振動傳給上部建筑物。

②鉛心橡膠墊。它是對橡膠支座的一大改進。在橡膠支座中心鉆孔,插入一個鉛芯,利用其塑性變形能力把支座的臨界阻尼從3%增加到10%~15%。因此,在低阻尼要求的情況下,可以不使用阻尼器

③柔性樁結構。它是采用立在套管中的樁來隔震,樁頂鉸接,使樁在水平方向有一定的柔性,套管和樁之間有一定的間隙,使樁可以在套管中變位,將結構與可能發生有害地震的土層分開。當樁頂安置阻尼器時,可構成有效的隔震基礎系統。

大家都在看: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