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隔震行業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1、減隔震行業發展概況

地震是人類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地震引起的震動對建筑物的破壞是毀滅性的,給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歷次震害調查表明,地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設施的破壞、倒塌以及由此引發的次生災害。

因此,世界各國的建筑工程師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建筑防震抗震的研究,其中,建筑隔震技術成為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課題之一。

20世紀90年代,全世界至少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建筑減隔震技術的研究,并在美、日、法、新、意等20多個國家修建了數百座減隔震建筑物。其中,日本是技術發展最快、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國家。2011年3月11日9.0級日本大地震中,大量減隔震建筑經歷地震后不僅建筑本身完好,并且室內儀器設備均沒有損壞,表現出優異的抗震性能,該地震大面積的驗證了減隔震技術的有效性。

近年來發生在我國的較大地震雅安、通海地震中,使用減隔震產品的建筑變現出優異的抗震性能。建筑減隔震技術由于其優越的抗震效果,已成為建筑抗震領域成熟有效的抗震技術。

隨著政府對于減隔震行業的法規規范和政策扶持,國家對抗震防災工作的重視和減隔震技術宣傳普及度的提高,減隔震技術推廣和應用總體呈上升趨勢,整個行業處于平穩成長期,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屬于典型的朝陽產業。2021年5月12日《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頒布,自2021年9月1日起實施。該條例要求全國位于高烈度設防地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特定項目應當采用隔震減震技術。上述政策落地后,未來減隔震行業市場空間有望大幅提升。CAD軟件素材教程下載www.9npx.com四五設計網www.45te.com設計學徒自學網www.sx1c.com

2、未來發展趨勢

(1)市場需求仍然可觀

我國屬于地震多發國家,41%左右的國土面積處于地震基本烈度 7度及 7度以上地區,同時,這些地震多發地區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地區,地震對這些地區生命和財產造成的損害更加嚴重。建筑減隔震產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礎設施抗災能力,提高農村住房設防措施和抗災能力,能有效減少地震對生命和財產造成的損害。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對于減隔震技術的應用不足,遠落后于日本等發達國家。

2021年5月12日《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頒布,自2021年9月1日起實施,預計強制性政策覆蓋的高烈度設防地區(云南省為7度以上、其他省份為8度以上)范圍將由原5省47市的287個區縣增個區縣增加至23省126市的648個區縣,新增18省79市的361個區縣。另外,根據《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強制性政策要求覆蓋范圍還將新增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2006-2020年)包括24個地區和11個城市,國土面積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0%。

我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區域屬于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代表性的區域有首都圈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武漢市、長沙市、重慶市等。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覆蓋范圍包括1078個區縣(部分區縣與高烈度設防區有重疊,但重疊度不高)。

因此,我國對于減隔震技術應用的必要性和現實需求體現了減隔震行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2)綠色低碳化發展模式促使我國減隔震應用需求擴張

發展綠色經濟是我國未來明確的發展方向,我國將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推動綠色轉型,推廣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住宅,建設低碳城市,明確要求推進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綠色化改造,減隔震技術在7度以上地區應用后建筑上部結構可降度設計,因而降低鋼材水泥用量,8度、9度區分別減少鋼材使用量20%、30%左右,根據太平洋證券發布的專題研究,預計減隔震滲透率每提高10%,可實現降碳1047萬噸/年以上,每年助力我國建材業減排近1%/年,相當于植樹 1.6億棵/年。

我國計劃十四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及18%,到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我國綠色降碳任重道遠,減隔震既能夠有效應對地震危害,高烈度區應用具備經濟性,同時能夠有效助力降碳減排。需求持續擴張預期下,減隔震作為防災減災重點方向,符合我國內需體系建設,作為短板領域,未來投資空間有望進一步拓展,需求與投資有望得到雙重保障,具備長期看好價值。咩票優惠電影票www.miepiao.com共丟廢品回收網www.gongdiu.com一級建造師考試培訓www.itk3.com

(3)有利政策推進行業進一步發展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抗震防災工作的重視和減隔震技術宣傳普及度的提高,國家加大了對減隔震行業的法規規范修訂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減隔震技術推廣和應用總體呈上升趨勢,整個行業處于成長期,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屬于典型的朝陽產業。

2016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發布《云南省隔震減震建筑工程促進規定》,要求抗震設防烈度7度以上地區的學校、醫院、幼兒園等建筑采用減隔震技術,2017年、2018年上述政策執行效果逐步顯現,公司承接項目數量增加、簽訂合同個數及合同金額大幅增長。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國務院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其中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起草修訂第12項《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抗震條例”)列入立法計劃。2021年5月12日《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頒布,自2021年9月1日起實施。該條例要求全國位于高烈度設防地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特定項目應當采用隔震減震技術。

上述政策落地后,未來減隔震行業市場空間有望大幅提升。同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未來發展目標明細,重綠色、重民生背景下,內循環為代表的減隔震為長期投資方向。

大家都在看: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