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婦幼保健院隔震措施開創醫院建筑先河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項目

河北省唐山市婦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婦幼保健、兒童、婦產、成人綜合及兒童傳染病收治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醫院建筑設計采用“大專科、小綜合”的設計模式,設置多個專科中心,通過空間優化合理分配各類人流,采用避震工法,設置隔震層,創建安全醫院。

用地面積:58824.06m2

建筑面積:147572m2

規劃床位:1200張

立面設計和選材考慮高烈度區要求

該院地處唐山高烈度地區,通過一系列前期試驗,唐山市婦幼保健院外墻選用了磚紅色開縫式干掛陶板幕墻。該材料在高烈度區要比石材具有明顯優勢,陶板幕墻系統具備良好的抗震性能、抗風壓性能,更符合高烈度地區的抗震設計需求。考慮唐山地區氣候特點,玻璃幕墻不適宜用在醫院建筑中,而金屬鋁板容易受腐蝕、變顏色,所以使用陶板不僅可實現雨水自潔功能,不褪色、不老化,而且在變化不定的氣候特點下,可平衡建筑周圍的空氣濕度比。

“大專科、小綜合”創新專科中心模式

在新院區內,多種不同患者群的流線規劃顯得尤為重要,婦女、兒童、普通患者、兒童傳染病患者以及婦幼保健健康人群間的活動區域應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系,最大限度地利用醫療資源,優化空間配置。

根據醫院整體醫療方向、技術流程特征,設計中采用了“大專科、小綜合”的布局,打破了傳統醫院門診、醫技、病房的三段式布局,設置兒科中心、婦產中心、成人醫療中心、保健中心、急診中心、綜合醫技等幾大功能區域,形成相對獨立的專科中心,把不同專科中心對應的門診、醫技、病房垂直布置,使不同類別的患者可以在一個區域內完成所需的就診及住院,同時使醫護人員在一個區域內的流線更短捷,進而解決了醫院內各種人流混合的問題,增強了院內的識別性,提高了患者的就診效率及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各中心之間通過醫療主街串聯,使各功能區成為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提高了使用效率。

開創“大底盤多塔結構隔震”醫院建筑先河

新建項目地處地震高烈度區,采用大底盤多塔結構隔震技術,開創“大底盤多塔結構隔震”醫院建筑的先河。隔震層設置在首層樓板以下隔震夾層內,隔震方案是以首層樓板為大底盤,地上分為10個獨立塔的大底盤多塔隔震結構,屬于復雜型隔震體系。病房樓剪力墻核心筒隔震支座設置于基礎上,其他位置隔震支座設置于隔震層上,隔震類型是層間隔震及基礎隔震的混合隔震形式。

1高造價的基礎隔震設計

目前隔震設計分為基礎隔震和層間隔震兩種方案,基礎隔震是將隔震支座放置于基礎之上,有效利用基礎剛度大的優點,將結構整體隔震且結構體系中豎向交通核的構造處理得極為方便,但為了形成隔離縫,須沿地下室外墻周邊再設置擋土墻,由此會大幅提高工程造價,嚴重削弱因隔震設計帶來的整體經濟效益,該工程地下室二層采取此種方法,部分工程造價更會大幅提高,而總體造價較非隔震設計要高許多。

2隔震專用軟管設計

由于特殊地理位置,該工程采用隔震技術隔離地震能量向建筑物的傳遞,減小地震對建筑物的破壞。在結構標高-2.20m和0.00m之間設置隔震層。在隔震層設置隔震專用軟管,滿足X向、Y向和Z向地震位移要求。這種隔震措施使空調系統耐震安全性大大提高,尤其是確保了手術部、新生兒病房等核心區域在震中、震后的正常運行,符合婦幼保健院的特點。并且空調系統的隔震措施也減少了相應的空調系統次生破壞。

3多專業配合“合力抗震”

除用電管線采用專用軟管技術措施外,給排水設計同樣也設置適當的隔震軟連接管件,解決大底盤隔震應用對用水管線的影響,包括隔震層上、下部管線和穿越隔震層的管線,根據管道固定位置關系、穿越部位,并在軟連接件兩端設置固定支、吊架,保障建筑在地震期間及地震發生后機電系統仍可使用。利用BIM技術對隔震層進行管線綜合排布,解決隔震層管線多且交叉復雜的問題。

此外,醫療綜合大樓采用中間層隔震技術,隔震層設在首層和地下一層之間,這樣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即變電所無論是設在首層還是地下一層,都會有大量的電纜穿越隔震層,隔震層上下的建筑在地震時最大可以允許0.5m的位移,如果電纜還是按正常的方式敷設,地震時電纜將被巨大的地震力扯斷,無法保證醫院的正常運營,醫院隔震建筑也就失去了地震時救災的意義,經過反復地調研論證,最后變電所設在了隔震層的下一層,即地下一層,由變電所供地下室的電纜沿地下一層吊頂引至電氣豎井,沿豎井引至各用電設備處,變電所供地上建筑的電纜由變電所直接引至隔震層,沿隔震層地面引至豎井附近,在此位置做S形敷設,留出1m~1.5m的余量,然后引至豎井內供地上建筑,這樣就解決了穿越隔震層電纜的敷設問題。

構建安全和諧醫院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保障婦兒的安全,是該項目設計的重要出發點,唐山地處地震帶,婦兒又屬于弱勢群體,項目所在南湖區又處在塌方區附近,從結構安全、生物安全、信息安全多方面創造一個安全的醫院。

1結構安全

采用橡膠隔震支座隔震系統,隔震結構能夠大幅度減小地震作用,一般減小60%左右,上部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運動特征基本趨于平移運動,其耐震安全性大大提高。醫院有手術室、CT、MR等重要用房,當建筑物采用隔震設計時,發生地震時內部人員不致產生晃動,保證患者的安全性。房屋內家具、設備不致倒塌,避免了相應的次生破壞,確保震中、震后醫院能夠正常運轉,在結構體系上體現安全醫院的設計。

2生物安全

實現分區分流設計,潔污分流、醫患分流,成人與兒童分流。手術部采用多通道式布局模式,分設醫護人員與患者、潔凈物品共用通道及污物回收通道;放射科按現代醫院的放射影像布局理念,患者與醫務人員自成一區,各設專用通道,互不干擾;檢驗中心采用大空間格局,設計布置模數化、標準化化驗臺、通風柜,適應靈活性要求,個別隔離空間采用輕型鋁合金隔斷。

3信息安全

針對在預約診療模式下醫院網絡的安全性不強,容易導致患者隱私信息泄露的問題,進行醫院網絡安全設計。醫院信息安全建設將從事前預防,事中減損和事后糾正3個方面提供全面的防護策略,全面提高醫院安全防護能力。通過全方位、多視角的風險分析,加強主動防御能力,完善醫院信息系統漏洞,降低安全風險,提高信息系統健壯性。

大家都在看: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