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日,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杰出結構獎”揭牌儀式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舉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工程憑借工程建設中展現的可持續性、創新性、方案卓越性和結構創新性,榮膺“杰出結構獎”,成為國內第四項獲得這一獎項的建筑工程。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區總建筑面積約143萬平方米,包括航站樓、綜合換乘中心、軌道站房、停車樓、綜合服務樓等主要的建筑單元,由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建設,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城建集團承擔施工任務。工程于2016年開工,2019年6月底實現竣工驗收,當年9月25日正式投運。據首都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興國際機場運行已從疫情中基本復蘇,各項業務量穩步提升,每天執行航班800架次,旅客吞吐量11萬左右,同時已恢復20條國際航線,衛星廳建設任務也提上日程。
在揭牌儀式現場,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結構總監束偉農介紹,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獨特的建筑造型、巨大的建筑規模、高鐵高速穿越航站樓、高烈度區抗震等給結構設計帶來了巨大挑戰,為此結合建筑造型提出了以C形柱支承的自由曲面大跨度鋼結構,實現了建筑美學與結構力學的完美統一;通過采用超大平面結構的隔震技術,保證了這個全球最大航站樓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結構安全及使用功能不中斷,為旅客提供一座平安、舒適、便捷的航站樓。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開創性地設計了五座指廊,可使旅客更快捷地到達登機口。北京建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工程項目經理郭雙朝介紹,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堅持以工匠精神和科技創新助力工程建設,開創了定型“木工字梁”整體模板澆筑、“大型復雜鋼結構整體提升安裝”等一批先進施工技術,確保“機場下面跑火車”的構想成為現實,并攻克了不規則自由曲面造型、13層不同結構形式金屬屋面等一系列施工難題,獲得了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中國鋼結構金獎杰出大獎等重量級獎項。
IABSE創建于1929年10月29日,總部設在瑞士蘇黎世。是土木行業最廣泛權威的國際組織。IABSE自1976年開始頒發國際結構工程終身成就獎(International Award of Merit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是公認的國際權威獎項。從1998年開始,IABSE設立杰出結構大獎(Outsanding Structure Award),用于表彰對建筑特性有重要貢獻,并能明顯提升結構品質的杰出建筑結構,從1998年至今,全球建筑結構領域共16項工程獲得這一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