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應急管理局會同規劃建設局于7 月1日聯合印發《關于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通知》。
河北省住建廳發布《建筑工程消能減震技術標準》(編號為DB13(J)/T8422-2021)和《建筑隔震橡膠支座應用技術標準》(編號為DB13(J)/T8423-2021),自2022 年1 月1 日起實施。
雄安新區作為我國千年大計重點發展區域,其強制推廣建筑減隔震技術再次印證了我國發展減隔震的決心。根據雄安7 月1日發布的《關于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通知》,要求“對于新區范圍內新建三層以上(含三層)的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建筑、應急指揮中心、應急避難場所等人員密集公共建筑應當采用減隔震技術,保障震后快速恢復建筑功能;鼓勵前款規定范圍以外的其他建筑工程采用減隔震技術;鼓勵在裝配式建筑中應用減隔震技術,提高建筑抗震性能;新區及三縣住建、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要加強政策支持和技術指導,積極組織減隔震技術的宣傳;組織開展試點示范,以點帶面推動應用;對于采用減隔震技術的工程參加評優評獎時,在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考慮。”雄安在推廣減隔震技術時口徑明確為“應當采用”,彰顯了其發展減隔震技術,提高新區房屋抗震能力的明確要求。
河北減隔震新標準落地,高標準發展下龍頭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根據河北5 月27 日發布的《建筑工程隔震橡膠支座應用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要求隔震橡膠支座在一定的重力荷載下,水平極限位移不應小于內部橡膠總厚度的4.5 倍(450%),而2018 年版的國家標準規定該數值為400%,本次河北省提高隔震支座標準后,成為我國繼云南之后的第二個高于國家標準的省份。
抗震立法已過,行業20 倍擴容已較為確定,地方標準提升或成趨勢。今年“512”《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草案通過國常會,立法空間打開已是箭在弦上,7 月份雄安明確推廣減隔震技術,河北隔震與減震新標準也隨之落地,《建筑隔震設計標準》也將于9月實施,相關政策頻出,我國發展建筑減隔震技術的信心已相對明確,目前云南、河北減隔震技術標準已提升,隨著未來《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宣貫及執行,未來行業標準提升的趨勢已較為明確,龍頭企業產品標準高,項目經驗豐富,先發優勢顯著,有望更加受益于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