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級別越高破壞性越大,那么5級地震的破壞程度是什么呢?
震級是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采用美國地震學家芮希特和古騰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里氏地震規模。里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并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里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大于里氏5.0級的地震,會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5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大致相當于3.3萬噸TNT當量,基本等同于美國在二戰結束前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可在小區域內對設計、建造不佳或偷工減料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壞,但對設計/建造優良的建筑物則只會有少量的損害,每年大約發生800次。
地震給人們造成的危害可以分為直接災害和次生災害,有時次生災害所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比直接災害還大。
1、地震引起的直接災害主要有:
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等等。
地面破壞,如地面裂縫、塌陷,噴水冒砂等。
2、地震引起的次生災害主要有:
山體等自然物的破壞,如山崩、滑坡等。
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沖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還有地光燒傷人畜的現象。
今天小編對5級地震的破壞程度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贊
0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