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減隔震設計方法是一種比較新的橋梁抗震設計方法,其在橋梁抗震中的應用在最近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得到了廣泛的發展。所謂“減隔震”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減震,即利用耗能裝置消耗地震輸入的能量;二是隔震,即利用一些特殊裝置將地震能量的輸入路徑在某種程度上隔斷,以達到減小地震能量輸入,保護橋梁下部結構的目的,減隔震技術在橋梁結構中的應用往往是通過減隔震支座來實現,減隔震支座一般是通過橡膠的變形耗能,鋼構件的屈服耗能或者滑動摩擦耗能來達到減震的目的;通過地震作用下支座的變形使橋梁結構的周期延長來達到隔震目的。
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是一種新開發的減隔震鋼支座,由于其與橡膠類減隔震支座相比具有構造簡單、承載力大、耐久性好等優點,自從被開發以來,其在橋梁減隔震設計中已經得到了越米越多的應用,特別是在一些跨徑較大的橋梁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
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的設計參數主要是滑動球面與轉動球面的球心距以及滑動球面的摩擦系數,球心距和摩擦系數取值的不同,支座所達到的減隔震效果不同。為了得到較為理想的減隔震效果,需要研究支座設計參數對減隔震效果的影響,從而使工程設計人員在不同條件下選用該支座時能夠取用較合理的支座設計參數,從而得到較為理想的減隔震效果。
雙曲面球型減震支座的工作原理和力學特性,作為一個新型的減隔震支座,其有承載力達,減隔震效果好以及具有較優的耐久性等特點,在對其力學特性討論的基礎上,選取了其較常適用的連續梁橋模型。在選取支座參數時,由于摩擦系數即球心距對結構地震響應的不同影響應在確定的結構位移限值的條件下選取使結構內力相應相對較小的參數組合,從而使支座的減隔震效果達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