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建筑業是我省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我省建筑業產業規模自2014年以來,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三。
“十四五”期間,我省建筑業將晉位提質、增綠提效,實現新型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轉型?!逗苯ㄖI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圍繞8個方面,提出31項具體任務,推動我省向建筑強省加快邁進。
裝配式建筑占比達30%
2020年初,建設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座醫院的中國速度與力量背后,裝配式建造方式功不可沒。這兩座醫院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裝式工業化成品,在外部拼接后進行整體吊裝,與現場施工穿插進行,大幅減少現場作業的工作量和時間,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推進模擬裝配和預拼裝分析,加大高性能材料、高端建造技術和消能減震技術集成應用。武漢、宜昌、荊門等示范城市將作為裝配式建造排頭兵,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超過30%。
綠色、節能建筑方面,《規劃》明確,政府投資項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強制執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房地產項目執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為打造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逐步提高建筑工程綠色建材使用率,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公共建筑將率先使用綠色建材。
聯想武漢研發基地的高效建成得益于智能建造技術的運用。借助BIM在施工過程中進行4D動態施工模擬,劃分項目施工進度節點,各專業、各分包之間層層校核,同時模擬各工作面間的交叉作業情況?!笆奈濉?,我省將繼續推進BIM與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體化應用,促進建筑企業“觸網、上云、用平臺”,實現全產業鏈資源高效共享。此外,還將建立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項目管理平臺,構建可視化“智慧工地”,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
電子證照減周期,一網通辦“零跑動”
在武漢,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審批流程就像“網購”一樣方便,領取電子證照后,相關信息同步推送到全市統一電子證照庫,相關部門可隨時取用?!兑巹潯诽岢?,我省將全面推行企業資質和個人執業資格注冊審批告知承諾制,企業資質證書、個人執業證書、施工許可證將實現電子化。在同等法律效力下,電子證照制證、取證周期更短,核驗更方便,監管更到位。
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我省將加大業務系統和數據資源整合,提升數據共享和應用場景,實現“一網通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為例,依托湖北政務服務網統一受理系統,建立全省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數據庫和審批成果數據庫,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數據更新、共享推送能力。
“十四五”,我省將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以減環節、減證明、減時限、減跑動,提高核準審批效率,實現跨部門、層級、地區之間政務的高效辦理。
在“放”的背后,是更嚴厲的事后監管。我省將完善建筑市場主體聯合懲戒和“黑名單”制度,加大對建筑市場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探索開展行業信用等級評價,完善信用信息修復制度。據介紹,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將成為當地重點監管對象,期間如發生違法違規市場行為或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按有關法律法規上限處罰。
培養更多的設計建造大師
眼下,第十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正火熱進行中。前九批我省獲評總數41人,數量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笆奈濉?,我省將爭取開展省級“勘察設計大師”和“建造大師”評選活動,積極培養既懂設計又懂施工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加大高端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積極引導建筑企業與省內高等院校、研發機構、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依托科教大省優勢,我省將以科技創新為出發點,借助重點學科、科技創新基地、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建設,培養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并鼓勵對創新人才實行激勵措施,激發創新活力,加快行業轉型升級。
2013年以來,我省建筑企業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笆奈濉?,我省將以建筑產業戰略聯盟為平臺,在鄂建筑央企“抱團出海”,帶動更多地方企業參與“兩新一重”和“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擦亮中國形象。在省內,鼓勵建筑企業積極向水利、交通、通信、電力等行業領域拓展業務。
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按年度計劃落實目標和任務,定期向全社會公開執行情況,并為公眾創造便利查詢條件以供監督。(李朝霞、江益東、伍?。?/p>
來源:湖北日報(2021年11月2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