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隔震層頂部樓蓋宜符合下列規定:

1 隔震層頂部樓蓋的剛度和承載力宜大于一般樓面的剛度和承載力;

2 隔震支座和阻尼裝置與建筑結構之間的連接件,應能傳遞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和阻尼裝置產生的最大水平剪力和彎矩,遵循強連接、弱構件的原則;

3 與隔震支座相連的支墩、支柱及相連構件應計算抗沖切和局部承壓,構造上應加密箍筋并應根據需要配置網狀鋼筋。

2一、二、三、四級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梁柱節點處,除頂層、柱軸壓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柱節點外,柱端組合的彎矩值應符合下式規定:

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3一、二、三、四級的鋼筋混凝土框架柱、框支柱組合的剪力值應按下式調整:

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4鋼筋混凝土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的框支柱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一、二級框支柱的頂層柱上端和底層柱下端,其組合的彎矩值應分別乘以增大系數1.5、1.25,框支柱的中間節點應符合本標準第6.3.2條的規定;

2 一、二級框支柱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軸力應分別乘以增大系數1.5、1.2;計算軸壓比時,該附加軸力可不乘以增大系數。更多精品 關注搜建筑

5一、二、三級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底層柱下端截面組合的彎矩值,應分別乘以增大系數1.7、1.5、1.3。底層柱縱向鋼筋應按上下端的不利情況布置。

6框架角柱及框支角柱經按本標準第6.3.2條~第6.3.5條調整后的彎矩、剪力值應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數,并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設計。

7一、二、三級鋼筋混凝上框架梁和抗震墻的連梁,其梁端部截面組合的剪力值應按下式調整:

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8一級抗震墻的底部加強部位以上部位,墻肢的組合彎矩值應乘以增大系數,其值可取1.2;剪力應相應調整。

9一、二、三級的抗震墻底部加強部位,其截面組合的剪力值應按下式調整:

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10隔震結構抗震墻底部加強部位的范圍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對基底隔震結構應從隔震層板算起;對中間層隔震結構,有地下室時應從地下室頂板算起,無地下室時應從基礎面算起;

2 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兩層和墻體總高度的1/10二者的較大值,對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及中間層隔震結構,尚應取至轉換層及隔震層以上兩層。

11短肢抗震墻的底部加強部位應按本標準第6.3.9條調整剪力值,其他各層一、二、三級的剪力值應分別乘以增大系數1.4、1.2、1.1。

12隔震結構抗震計算時,側向剛度沿豎向分布基本均勻的混凝土框架-抗震墻結構和框架-核心筒結構,任一層框架部分承擔的剪力值,不應小于結構底部總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抗震墻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計算的框架部分各樓層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倍二者的較小值。

13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中框支柱承受的水平地震剪力標準值應按下列規定采用:

1 每層框支柱的數量不少于10根時,當底層框支層為1層~2層時,每層框支柱承受剪力之和應至少取結構基底剪力的20%;當底層框支層為3層及3層以上時,每層框支柱承受剪力之和應至少取結構基底剪力的30%。

2 當框支柱的數量少于10根時,當底層框支層為1層~2層時,每根框支柱所受的剪力應至少取結構基底剪力的2%;當底層框支層為3層及3層以上時,每根框支柱所受的剪力應至少取結構基底剪力的3%。

3 框支柱剪力調整后,應相應調整框支柱的彎矩及柱端框架梁的剪力和彎矩,但框支梁的剪力、彎矩、框支柱的軸力可不調整。

14雙肢抗震墻中,墻肢不宜出現小偏心受拉;當任一墻肢為偏心受拉時,另一墻肢的剪力值、彎矩值應乘以增大系數1.25。

15豎向不規則的隔震結構應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剛度小的樓層的地震剪力應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數,其薄弱層應按本標準有關規定進行彈塑性變形分析,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豎向抗側力構件不連續時,該構件傳遞給水平轉換構件的地震內力應根據烈度高低和水平轉換構件的類型、受力情況、幾何尺寸等乘以1.25~2.0的增大系數。

2 樓層承載力突變時,薄弱層抗側力結構的受剪承載力不應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65%。

3 特別不規則的建筑,應經專門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加強措施或對薄弱部位采用響應的抗震性能設計方法。更多精品 關注搜建筑

16隔震結構設計時,鋼筋混凝土柱考慮設防烈度地震組合作用的軸壓比應按式(6.3.16-1)計算,且不宜超過表6.3.16-1的規定;建造于Ⅳ類場地且較高的高層建筑,柱軸壓比限值應適當減小。

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對結構設計有哪些規定?

17混凝土抗震墻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抗震墻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的軸壓比,抗震等級為一級時,9度不宜大于0.4,7、8度不宜大于0.5;抗震等級為二級、三級時,不宜大于0.6;

2 抗震墻豎向和橫向分布鋼筋,抗震等級為一、二、三級時豎向和橫向分布鋼筋最小配筋率不應小于0.25%,抗震等級為四級時不應小于0.20%。

18抗震墻和開洞抗震墻下應設置轉換梁,轉換梁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轉換次數不宜大于3。

2 梁上下縱向鋼筋最小配筋率,一級和二級分別不應小于0.6%和0.5%。

3 支座處距柱邊1.5倍梁高范圍內,以及抗震墻洞口處距洞口兩側1.5倍梁高范圍內的箍筋應加密,箍筋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100mm。加密區含箍率不應小于1.3。

19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規定外,其余設計要求均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的有關規定。更多精品 關注搜建筑

20鋼結構柱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柱長細比應符合下列規定:

2 上部結構底層不應采用偏心支撐,宜采用屈曲約束支撐或中心支撐。

21隔震層的構造要求應符合本標準第5章的相關規范。

22隔震結構抗震計算時,鋼框架-支撐結構的框架部分按剛度分配計算得到的地震層剪力應乘以調整系數,達到不小于上部結構底部總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計算最大層剪力1.8倍二者的較小值。

23鋼結構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規定外,其余設計要求均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和《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程》JGJ 99的有關規定。

大家都在看: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