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根據不同的土質,按規范取值。一般地質報告中會提出土的孔隙比,含水量等。估算的時候地基承載力寬度修正系數取1.0就好了。
在荷載作用下,地基要產生變形。隨著荷載的增大,地基變形逐漸增大,初始階段地基土中應力處在彈性平衡狀態,具有安全承載能力。當荷載增大到地基中開始出現某點或小區域內各點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應力達到土的抗剪強度時,該點或小區域內各點就發生剪切破壞而處在極限平衡狀態,土中應力將發生重分布。這種小范圍的剪切破壞區,稱為塑性區(plastic zone)。地基小范圍的極限平衡狀態大都可以恢復到彈性平衡狀態,地基尚能趨于穩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載能力。但此時地基變形稍大,必須驗算變形的計算值不允許超過允許值。當荷載繼續增大,地基出現較大范圍的塑性區時,將顯示地基承載力不足而失去穩定。此時地基達到極限承載力。
確定方法
(1)原位試驗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種通過現場直接試驗確定承載力的方法。包括(靜)載荷試驗、靜力觸探試驗、標準貫入試驗、旁壓試驗等,其中以載荷試驗法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測試法。四五設計網
(2)理論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據土的抗剪強度指標計算的理論公式確定承載力的方法。
(3)規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據室內試驗指標、現場測試指標或野外鑒別指標,通過查規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載力的方法。規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規范),其承載力不會完全相同,應用時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條件。
(4)當地經驗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種基于地區的使用經驗,進行類比判斷確定承載力的方法,它是一種宏觀輔助方法。